室內設計實務第二堂

  • Post author:
  • 帖子最後修改:2021 年 11 月 24 日

舊屋況如何觀測漏水、壁癌的狀況及改善工法的運用

  1. 建築牆面的種類:A-傳統紅磚牆 B-RC結構牆(須配合模板) C-SRC鋼構

  2. 混凝土種類:A-現場攪拌 B-預拌混凝土

  3. 油漆種類:A-水泥漆 B-乳膠漆(傳統油漆) 工法:油漆刷及噴漆

其他舉例:實木皮染色

  1. 何謂油漆批土及磨平:

其他舉例:天花板AB

  1. 牆面漏水情況:A-牆面裂縫(外牆滲入) B-水管破裂

  2. 何謂壁癌化學作用:

壁癌,又稱白華吐露,是指在混凝土塊等材質中,可溶解的成份隨水溶解,在水份蒸發之後,析出白色的鹽類附著物質。其產生的原因相當複雜,因此工程界仍無法找出一勞永逸的防治方法,故稱「壁癌」。

7、壁癌一般依據產生的原因與成份的不同,可概分為幾種型態:

初始白華

亦稱為灰花,是水泥在開始凝固的階段,因為水份蒸發而從表面析出的白色物質,通常會發生在外牆磁磚的接縫處。這種白華在水泥凝固後就不會再產生,而且只會薄薄地附著在牆面,可以洗刷掉,或是擺放一段時間後自然消失,對結構並無損傷。

乾式白華

乾式白華是水份與水泥中的游離鈣(CaO)結合成氫氧化鈣Ca(OH)2)後,再形成的含水結晶。因為結合的過程中體積會膨脹,有可能會造成水泥牆面被擠破。

濕式白華

又稱為白華垂流,形成的原理與鐘乳石相似。即當滲入牆面的水份太多,將Ca(OH)2帶出牆面,在水蒸發後形成結晶,或是隨水流沉澱。這種白華在老舊的建築物中最常見,難以消失。通常來源是集中於同一處,沿著牆面的裂縫,慢慢沾染覆蓋到其他地方。只要水源不被斷絕,就會不斷產生,而且可能腐蝕鋼筋,降低結構物的耐久性。





晶狀鹽

晶狀鹽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鹽氯化鹽等可溶性鹽類。這些物質的產生不是來自混凝土本身,有可能是來自於在拌合的過程當中,被污染水或拌合材料,也可能是結構體中滲入被污染的水而造成。這種白華會讓混凝

土強度降低,甚至風化破碎。若是硫酸鹽,可能對混凝土造成硫化作用;屬氯化鹽則會腐蝕鋼筋,都會減低建築物的壽命。

8壁癌的危害:

A-其所生成的碳酸鈣結晶體易造成皮膚及呼吸器官過敏。

B-長期的滲、漏水使室內濕度提高,成為病媒溫床。

C-牆壁及室內物品易發霉。

D-容易滋生黴菌及蹣蟲等過敏源。

E-使結構體的水泥砂化破壞結構體強度。

F-增加結構體的氯離子含量,腐蝕鋼筋,水泥成片脫落,最終形成海砂屋

現象,破壞房屋結構體強度。

9壁癌的處理方式:

A、 水源斷水法(即為防水,亦稱為斷水):
是治本的處理方式,一般必需能查到很明顯的漏水點,能由水源處阻斷漏水,使水份不再進入結構體。
B
、室內防水:
    室內防水的方式就不甚枚舉了,大多數是在壁癌處批塗各式的防水劑,諸如油性漆、彈泥、AB膠、PU、環氧樹脂及其它市售薄膜式的防水材,甚至是滲透型的防水劑等,防 水施作者常用的高壓灌注(俗稱打針)及泥工最常使用的打除後重抹或打除後貼磁磚等方式,均是企圖以室內防水來阻止壁癌的再生。類似此方式只適用於環境潮濕所形成的潮濕型壁癌,因為它只能阻斷空氣中的濕氣進入牆體造成壁癌,但卻無法隔絕外牆或浴室等由外部滲漏的水份所形成的壁癌。


   
室內防水的壁癌處理方式常見的問題如下:

a   貼磚後磁磚縫形成白華。

b白華再度將防水層剝離,繼續形成壁癌。

c壁癌漫延至其它牆面。

d磁磚或重抹的水泥砂漿及防水層底部形成白華,將磁磚或水泥層剝離,

最終導水泥成片脫落。

 e滲漏的水受磁磚或防水層阻隔,水在牆內流動至樑柱而導致鋼筋生銹

形成水泥脫落的類海砂屋現象。

C打牆重抹:

壁癌又俗稱”吐鹼”,有部份泥作業者以為壁癌是水泥劣化形成的,故其工法為打除原水泥層見紅磚後再重新抹水泥,但滲、漏水並未見處理,所以造成壁癌照常復發。但因新抹水泥硬化時產生的溫度將牆內水

份驅逐,水份再次滲入緊密的水泥層需一段時日,所以一般復發期為數月~2年。

D洗藥水:

採用白華去除劑或強酸清洗,只能去除表面白華,甚至酸性物質侵入水泥而加速水泥的砂化及劣化。

E眼不見為淨:

消費者在幾次整治壁癌失敗後,有很多消費乾脆選擇眼不見為淨的方式來應付,如採用各種板材封閉、用櫃子遮擋、貼壁紙、壁貼等消極的作法。此些方式多數因為濕氣無法散發,所以在封閉層內使壁癌更加嚴重,甚至還漫延到其它地方,更加速結構體劣化的速度。也因為潮濕使黴菌滋生擴散,如板材發霉(青黴菌或黑黴菌)、壁紙產生黃斑(腐黴菌)、櫃子內發霉(青黴菌),牆壁發霉(黑黴菌)甚至看不到霉斑但充滿霉味等…..無形之中增加了居室的過敏源。

10、室內設計師如何尋找配合廠商